长沙自贸临空区2022年工作计划
来源:长沙自贸临空区发布日期:2022-03-01
切实发挥“强省会”战略的重要支撑和突破口作用,全力推动县委“四个年”行动在片区落地落实。力争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85.8亿美元,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长15%,实现土地出让收入36.8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引进1-2个50亿元以上、3个1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再推出1-2个国家级制度创新成果,加快把自贸临空区打造成总部经济区、产业科创区。
1.抓规划提标落实城乡品质提档年行动。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控规,持续优化片区产业布局及发展空间。对标北京、上海等先进地区,通过将区块内部分住宅用地改为M0新型产业用地或战略留白用地、低效工业用地改为混合用地以及调高工业用地容积率、调高工业项目配套用地面积、调低绿地覆盖率等“五调”措施,增加产业用地,给未来好项目、大项目留出发展空间。调整机场南端尾流区基本农田,加快尾流区建设,集中发展国际贸易,建设无人灯塔工厂。高标准整体推进片区风貌管控,全面启动主要道路两厢绿化提质工程,在重点路段和区域增设“口袋公园”“街角花园”,加强对片区建筑布局的统筹,严格建筑品质、外观特别是第五立面的管理,添置个性化城市家具,形成临空特色景观,打造湖南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迎宾窗口”。
2.抓项目提速落实项目建设提速年行动。紧扣“三年成形、五年成城”目标,通过强化日常调度,实施“挂图作战”、一对一跟进,确保项目进度。全年铺排基础设施项目40个、总投资446.18亿元。切实加快天河汇高链、蔚蓝航校、湘军通航等项目装修投产进程,本月中旬前再形成一批产业项目亮点;力争友阿跨境新零售、跨境直播基地5月份正式运营;上水堂国际公寓、省自贸展览展示馆、临空招商接待服务中心、生活配套服务中心、区港联动及口岸作业区、奥凯航空等项目6月份建成投用;中南邮政(一期)、华远空港城(一期)、综保区A区二期以及枫树塘路、大众南路、龙峰大道等市政道路年内竣工;同时全速推进机场周边排水、集疏运道路、机场大道快速化改造、礼宾大道、综保区B区厂房和C区保税仓库以及声迅安防、比亚迪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项目。
3.抓创新提效落实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依托县、区自贸试验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探索建立信息共享、设施共建、项目共招、风貌共管、创新共推“五共”协调推进机制。以“先立后破、系统集成”思维开展制度创新,着力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营造包容活跃的市场环境。梳理明确10项重点创新课题:力争5月份落地跨境电商新零售,6月底完成国际文化艺术品展示交易,8月底完成区港联动,持续做大同飞工程业务规模,加紧推动鲜活海产品混合规格进口监管创新模式进入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审议,同时积极推进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再制造出口、“保税贸易+保税维修”“指定口岸货物异地口岸检疫后入区保税”“海关特殊监管区核放创新与优化”等创新。全力推进园区“放管服”改革,完成首批119项省市县放权事项的入窗,针对自贸临空区项目建设审批领域19项高频事项提请县级层面进行“点穴式”赋权。加快行政审批集成平台建设,打造智能政务模块,实现政务大厅全流程智能高效服务。选优配强政务大厅服务团队,确保政务大厅4月上旬正式运营,实现“园区事园区办”。
4.抓产业提质落实招商引资提效年行动。大力实施“个十百千工程”,按照“南工北城中贸易”的产业布局,积极引增量、优存量、提质量,打造高质量产业发展平台。紧盯“三类500强”、国内进出口200强企业、通用航空产业头部企业等进行精准招商,近期重点推动彩虹无人机、成都航空、三一技术装备、大数据存储、丰鸟无人机、百微云超级智算等高技术型加贸产业、通航产业项目及早落地。聚焦赋能转型,切实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加紧清退产能低下、产业低端的项目,全力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建设高质量加贸产业园,本月内实现黄花工业园先行腾出部分空间。推进黄花机场新增肉类指定口岸,进一步释放口岸功能;新开面向RCEP和非洲国家的货运航线,提升货邮吞吐能力和效率,加快打造一流航空枢纽,做大做强航空运输业、现代服务业和临空产业。
1.抓规划提标落实城乡品质提档年行动。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控规,持续优化片区产业布局及发展空间。对标北京、上海等先进地区,通过将区块内部分住宅用地改为M0新型产业用地或战略留白用地、低效工业用地改为混合用地以及调高工业用地容积率、调高工业项目配套用地面积、调低绿地覆盖率等“五调”措施,增加产业用地,给未来好项目、大项目留出发展空间。调整机场南端尾流区基本农田,加快尾流区建设,集中发展国际贸易,建设无人灯塔工厂。高标准整体推进片区风貌管控,全面启动主要道路两厢绿化提质工程,在重点路段和区域增设“口袋公园”“街角花园”,加强对片区建筑布局的统筹,严格建筑品质、外观特别是第五立面的管理,添置个性化城市家具,形成临空特色景观,打造湖南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迎宾窗口”。
2.抓项目提速落实项目建设提速年行动。紧扣“三年成形、五年成城”目标,通过强化日常调度,实施“挂图作战”、一对一跟进,确保项目进度。全年铺排基础设施项目40个、总投资446.18亿元。切实加快天河汇高链、蔚蓝航校、湘军通航等项目装修投产进程,本月中旬前再形成一批产业项目亮点;力争友阿跨境新零售、跨境直播基地5月份正式运营;上水堂国际公寓、省自贸展览展示馆、临空招商接待服务中心、生活配套服务中心、区港联动及口岸作业区、奥凯航空等项目6月份建成投用;中南邮政(一期)、华远空港城(一期)、综保区A区二期以及枫树塘路、大众南路、龙峰大道等市政道路年内竣工;同时全速推进机场周边排水、集疏运道路、机场大道快速化改造、礼宾大道、综保区B区厂房和C区保税仓库以及声迅安防、比亚迪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项目。
3.抓创新提效落实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依托县、区自贸试验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探索建立信息共享、设施共建、项目共招、风貌共管、创新共推“五共”协调推进机制。以“先立后破、系统集成”思维开展制度创新,着力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营造包容活跃的市场环境。梳理明确10项重点创新课题:力争5月份落地跨境电商新零售,6月底完成国际文化艺术品展示交易,8月底完成区港联动,持续做大同飞工程业务规模,加紧推动鲜活海产品混合规格进口监管创新模式进入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审议,同时积极推进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再制造出口、“保税贸易+保税维修”“指定口岸货物异地口岸检疫后入区保税”“海关特殊监管区核放创新与优化”等创新。全力推进园区“放管服”改革,完成首批119项省市县放权事项的入窗,针对自贸临空区项目建设审批领域19项高频事项提请县级层面进行“点穴式”赋权。加快行政审批集成平台建设,打造智能政务模块,实现政务大厅全流程智能高效服务。选优配强政务大厅服务团队,确保政务大厅4月上旬正式运营,实现“园区事园区办”。
4.抓产业提质落实招商引资提效年行动。大力实施“个十百千工程”,按照“南工北城中贸易”的产业布局,积极引增量、优存量、提质量,打造高质量产业发展平台。紧盯“三类500强”、国内进出口200强企业、通用航空产业头部企业等进行精准招商,近期重点推动彩虹无人机、成都航空、三一技术装备、大数据存储、丰鸟无人机、百微云超级智算等高技术型加贸产业、通航产业项目及早落地。聚焦赋能转型,切实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加紧清退产能低下、产业低端的项目,全力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建设高质量加贸产业园,本月内实现黄花工业园先行腾出部分空间。推进黄花机场新增肉类指定口岸,进一步释放口岸功能;新开面向RCEP和非洲国家的货运航线,提升货邮吞吐能力和效率,加快打造一流航空枢纽,做大做强航空运输业、现代服务业和临空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