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记AG

首页 > 信息公开 > 园区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长沙黄花综保区外贸进出口额首次突破50亿美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

来源:发布日期:2020-01-17

        2019年以来,黄花综保区按照县委“勇当开放先锋,壮大临空经济”总要求,积极面对严峻的外贸环境和园区还处在起步阶段的困难局面,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全力推进外贸“倍增”工作,实现高速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达56.48亿美元,同比增长110.7%,增速全省第一,超额完成市县下达的指导目标任务。实现关税及代征税收5.3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700万元。在全省7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保持第1,在全国综保区排名攀升至第14位,成功获评2019年度湖南省外贸十强园区,全省商务工作先进园区。
        1.抓平台提质。充分发挥临空区位和口岸功能优势,打造“四园三中心”产业体系。一是加工贸易突出电子信息产业,重点打造加工贸易产业园,2019年新引进电子类加工贸易项目19个,集聚SMT 生产线突破100条,全年完成进出口额超过30亿美元。二是口岸及一般贸易质效明显提升,全年3条以海鲜贸易为主的国际全货机航线稳定运行318班次,总进出口货量3.08万吨,占黄花机场国际货运总量的61.7%。扶持年年有鱼、环海渔业做强海鲜产业,不断延伸渔业“空中丝路”,目前有十余家海鲜贸易企业在此集聚发展,可从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购40余种海鲜产品,每周海鲜进口量超400吨,“世界海鲜产业园”已初具雏形。三是抢抓跨境电商发展“窗口期”,建设跨境电商“一园一中心两场站”,在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第一年里,园区9610出口、1210进口网购保税业务已实现常态化运行。
        2.抓主体引进。始终把产业招商作为园区发展的生命线,将三分之二的人员力量及一半的工作时间投入到招商引资战线。逐步完善“4+1+1+1”招商机制。每周对加工贸易、跨境电商、口岸及一般贸易、供应链金融等4个重点招商工作小组,以及驻深招商点、落地保障工作小组和帮代办服务工作小组的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调度。对招商项目实行“三天一碰头、五天一调度”的“磨面粉”式项目研究,每月定期召开一次招商形势分析会,确保招商成效。坚持“以商招商”和“走出去招商”并举,承办了2019年湖南(长沙)—粤港澳大湾区加工贸易招商推介会、第八届湖南省电子商务大会等省市重要招商活动,全年开展各类招商推介近30场次,累计外出招商考察达70多批次,考察对接重点项目140多个,建立客商资源库600余家。2019年新增注册企业182家,注册总数突破460家。与正威集团在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领域开展代理进口业务合作,实现了与500强企业合作上的零的突破。
        3.抓改革试点。一是积极推动区港一体化。黄花综保区申报的“区港一体”课题纳入了湖南省先行先试重点试点项目,制定了区港一体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和具体措施,牵头建立了“双周一次”区港一体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加快政策落实。与海关部门协调联动,按照国务院“21项举措”对接落地一般纳税人试点、简化进出区、四自一简、便利货物流转、分类监管等多项政策,积极复制推广实施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促进信息互通、推动政策落地、优化通关服务等方面双向发力,联合驻区海关、外汇等部门组织企业开展多批次政策宣讲会。三是拓展口岸功能。建设验收区内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探索生鲜进入综保区保税和分拨。获批进口药品口岸,建成进口药品公共服务平台并投入运营。四是中国(长沙)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以来,作为“中国(长沙)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重点园区”授牌单位,着力推进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支撑服务、孵化体系及综合配套体系建设,今年新增省级跨境电商试点企业54家,累计95家。
        4.抓环境优化。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年”,坚持“母亲式”服务理念,助力企业“提速度、降成本、增效益”。一是有序推进园区建设,今年新交付标准厂房、仓库及冷链仓库共计11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进出口商品交易展示中心项目主体完工,确保满足招商需求。二是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在完善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省市在货运航线、跨境电商、临空经济发展等相关产业发展以及招商引资“一事一议”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三是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以帮代办服务中心为载体,按照“一件事一次办”原则,免费为入区企业提供证照办理、员工招聘、公租房、社保等帮代办服务,助力企业“提速度、降成本、增效益”。坚持及时规范兑现优惠政策,惠及110余家企业。四是积极探索金融服务。新引进长沙先导国贸公司,临空供应链公司取得银行授信8亿元,与园区企业合作开展业务,“量身定制”金融服务和孵化服务。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