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记AG

首页 > 信息公开 > 园区动态 > 央网省网推荐 > 正文

自贸创新赋能!我国首次进口非洲羊肉产品

来源:长沙晚报 芙蓉发布发布日期:2024-09-10

        9月8日,一批产自非洲马达加斯加的冷冻羊肉运抵湖南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这是2023年马达加斯加羊肉获得输华准入后的首批进口产品,也是我国首次从非洲进口羊肉产品,标志着非洲肉类产品输华取得阶段性成果。
长沙海关关员第一时间对这批马达加斯加羊肉实施了现场查验。
        将进入省内外餐饮商超
        该批货物共50件,900余公斤,从马达加斯加搭载航班,空运至广州白云机场后,由汽车运输至湖南红星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全程约36小时。长沙海关关员第一时间对这批羊肉实施了现场查验。今后,马达加斯加进口羊肉计划经水运由城陵矶口岸进口。
        马达加斯加位于西南印度洋,是非洲最大岛国,适宜发展畜牧业。长沙海关食安处处长黄才新介绍,此次羊肉进口,也是湖南企业“走出去”的成功范例。羊肉的加工生产商中马牧业(马达加斯加)有限公司,为袁氏种业高科技有限公司在当地投资建设,该公司也是湖南对非出口杂交稻种的主要企业之一。从杂交稻种出口到羊肉进口,实现了湘非优质产品的“双向奔赴”。
        马达加斯加的羊肉肉质鲜美,具有品质和价格双重优势。袁氏种业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定安介绍,目前,中马牧业(马达加斯加)有限公司已在当地初步建立了活羊育肥、屠宰加工、出口的全产业链,正积极推动品种繁育、热带牧草改良、养殖合作社建设等,进一步加深中马农业产业合作,预计3至5年内可实现每年对华出口羊肉2万吨。进口商长沙老农民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马达加斯加羊肉将进入省内外多家餐饮、商超等平台销售,给国内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肉类选择。
        前7月进口非洲农产品2.4亿元
        前期,自贸区芙蓉区块结合现有中非双方优势,以羊肉产业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对非羊肉进口模式,通过在马达加斯加建成从牧草改良、羊种改良、育肥技术、疾病预防、羊肉加工以及产业管理,再到出口的合作全产业链,也成为农业领域第一条实现“在非投资、中国消费”的合作全产业链。破除准入阻碍,在“派专家到出口国实地考察”环节进行创新,探索“远程验厂”,加快推进马达加斯加羊肉准入流程。2023年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期间,我国与马达加斯加签署协议,准许马达加斯加羊肉输华;今年9月初,中马牧业(马达加斯加)有限公司完成对华注册,获得输华资质。
        依托中非经贸博览会和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等平台,非洲优质农食产品加速“入湘”。据长沙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湖南省进口非洲农产品2.4亿元,同比增长10.6%。在海关总署指导下,长沙海关还先后参与完成24项非洲输华食品准入评估任务,其中肯尼亚野生水产品、坦桑尼亚野生水产品和几内亚比绍腰果已实现准入,卢旺达干辣椒、肯尼亚鳀鱼干、马达加斯加羊肉相继在湖南实现全国首次进口。
        通过对羊肉全产业链合作模式的探索和准入流程的创新,到此次我国实现首次从非洲进口羊肉产品,有利于我国在羊肉进口方面加强主动权,进一步促进羊肉进口多元化。未来,自贸区芙蓉区块将继续发挥自贸试验区创新优势,不断深化中非经贸合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提质增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